12月28日上午,歐帕機器人有限公司捐贈開封市祥符區袁坊鄉病殘人托養院交付儀式在袁坊鄉付砦村舉行。祥符區委副書記何俊嶺,副區長、公安局長呂進波,副區長李鵬鋒,副區長張憲德,歐帕集團總經理張向東,歐帕集團基建部侯喜成、安軍、朱杰,歐帕集團慈善專員李鳳偉,區民政局局長陳忠民,區殘聯主席郭紅偉,袁坊鄉黨委書記戴洪軍出席活動。
袁坊鄉病殘人托養院于2019年6月落成,為河南歐帕集團投資200萬首批援建病殘人托養院試點之一。該項目位于付砦村北部,院內有住室14間,工作人員住室2間,儲藏室、康復室、辦公室各一間,廚房、餐廳各一間,洗浴間兩間。院內共有床位56個,目前入住院民人數36人,病殘人員31人,其他5人。院長1人,廚師1人,服務人員6人。
儀式上,袁坊鄉黨委書記戴洪軍發表致辭,他表示會合理利用好每一分錢、照顧好病殘人的日常生活,康復訓練,讓每一位病殘人得到優質的服務,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同時代表袁坊鄉四萬六千名群眾感謝歐帕集團助力脫貧,關注民生,做慈善、送溫暖,為社會各界作出的表率。隨后,祥符區領導與歐帕集團總經理張向東為托養院施工單位和集團派駐現場基建部侯喜成、安軍、朱杰進行頒獎。 為改善托養院人員居住環境,當天儀式上歐帕集團再次為托養院捐贈數臺大功率空調機。儀式結束后,區委副書記何俊嶺與歐帕集團總經理張向東共同為祥符區袁坊鄉病殘人托養院交付儀式揭牌。
歐帕精準扶貧歷程
概念一:脫貧攻堅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要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沒有全國人民解決溫飽,就沒有就不可能有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百年小康夢的首要條件。
概念二:精準扶貧2013年,精準扶貧概念首次被提出。2013年11月,習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 “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 的重要指示。簡單的說就是誰貧困就扶持誰。并強調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扶貧開發工作“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概念三:病殘致貧“一人病殘,全家致貧”,在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病殘致貧成為最難啃的“硬骨頭”。
基于上述認識,歐帕集團為探索解決病殘致貧這一社會難題的有效途徑,經與政府扶貧部門研究和籌劃,2019年始,決定為開封農村捐建一批病殘人員托養院。
扶貧設想與建筑設計
該扶貧方式的設想是,集中托養病殘人員,并聘用受托養病殘人員家屬作為托養院工作人員,以解放家庭成員使之能從事社會謀生,從而在經濟上和精神上脫貧解困。歐帕集團負責設計和建設,后期運行由當地政府負責。
在托養院建筑設計方面,歐帕集團響應聯合國發起的中國農村住宅改造計劃,力圖打造高舒適性、綠色節能居住典范,精心開發和設計新型結構和建材,為提高我國農村居住質量和住宅性能做新的探索和嘗試。
扶貧設想變
如果說構想是偉大的,那么支撐這個偉大構想的必定是不屈不撓的精神和不折不扣的執行。這里從麥苗青青的莊稼地到如今居者有其屋,從一張張圖紙的模樣到如今巍然聳立于面前。輕回首,駐馬店學習借鑒、托養院選址、藍圖設計、施工單位甄別、工程質量把控、室內外裝修、植被栽種、生活物資的采買,每一根樁基、每一顆螺絲、每一處細節、每一個文字,無不浸透歐帕人的智慧、心血、汗水、赤誠、堅韌、初心。你們是夢想的締造者、也是夢想的變現者。
精準扶貧,解讀”歐帕模式"
托養院供養了一對夫妻,丈夫年僅30幾歲,卻因高血壓腦出血造成語言和行動障礙,臥床10年之久。年輕的妻子不離不棄,一邊照顧丈夫一邊照顧孩子,耗盡家財、身心俱疲。到了托養院,丈夫得到免費的入住,妻子可以作為工作人員在院里掙得一份工資,也可以有閑暇時間多陪陪孩子。見到歐帕人員時,妻子淚光點點,不知怎么表達謝意,但所有的謝意都已飽含在深情的目光中。集中供養病殘人員,解放其家屬,使之可以從事社會勞動,繼而實現“一人托養,全家脫貧”。歐帕捐出的不僅僅是資金,更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貧模式。歐帕將社會責任印刻于企業的使命之中,利用商業智慧和企業能力,投身于時代的浪潮,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致力于“美好生活”的時代樣本。
歐帕扶貧,對于當下的中國,對于所有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