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6日,一年一度的歐帕民兵訓練營正式開營拉練。此次拉練地點選址于河南省堯山。該山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部,地處伏牛山東段,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的堯山,山壁立,異峰如塑,怪石紛呈,為此次拉練平添了幾分神秘與艱險。此次民兵拉練,歐帕兩公司共計65人參加,由閆小保和鄭佩勇帶隊,人員遍布各個部門。民兵即為民間群眾武裝,區別于正規軍。和平時期為民,戰時為兵。公司組織民兵拉練意在加強團隊建設,強健員工體魄。
拉練共計兩天,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團隊風采展示:一隊人馬集思廣益在15分鐘內給自己的隊伍起名字、繪隊旗、編隊歌;第二個部分為眾志成城:兩隊人共計30余人,首尾相連,相鄰的兩個人的手臂緊緊套在一起,后背交給后面的人,整個團隊站立起來,所花時間最短者勝;第三部分為士兵突擊:通過幾種活動競爭比賽,旨在提升團隊士氣和增加團隊凝聚力。以上三個部分在一天之內完成,而三個部分結束后就要淘汰一支積分最低的團隊,這才是這一天最“隆重”的一筆。遭淘汰的這支隊伍要在眾人面前被教練嘲諷,他取消你的隊名、撕毀你的隊旗、踐踏你的尊嚴。淘汰隊伍的每一個人要向其他幸存的隊伍推介自己的長處并最終讓自己被接納。接納你的隊伍中,隊長和副隊長要做若干俯臥撐,還有一個人要在地上來回匍匐50次,以上都是為你的失敗買單,讓你為你的失敗萬劫不復。哦!不能回憶,刻薄的話語句句刺在心坎上,簡直沒有尊嚴可言。洗腦式地告訴你,人生沒有假設、失敗不可重來!團隊中,領導人的智商和韜略很重要,團隊中每個人都要盡心竭力,否則失敗將是唯一結果。
第一天精神摧殘之后,我們又迎來了第二天肉體的折磨。 第二天,天空陰霾。八點整齊隊伍后,我們今天的任務是征服眼前這座大山。巍巍堯山,沉靜無言,默默地看著他腳下的這群來客。只一揮手,扯了一片薄煙輕霧便遮擋了他的容顏。而我們的隊伍也變作三支戰隊,在各種團隊協作游戲中向堯山挺進。

堯山最高處2000多米。我們依教練指令要在下午2點前趕回出發地。也就是說,我們有六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上山和下山的任務。山路崎嶇陡峭,加之天又微雨,山上的階梯都比平時濕滑,任務多難,自不必說。這里忘了交代,此次拉練總共有6位英勇的女士參加,在這種拼體力的活動中,她們順勢就成為了團隊的“負擔”。好在上山前,我們都曾信誓旦旦——“不拋棄、不放棄”。
因為涉及到成績和名次,使得爬山就難上加難了,加之平時少有這樣劇烈的運動,所以女士們上山和下山的慘烈場面,我都不忍回顧。為了不讓隊伍中的女士落后,在整個行程中,她們是一路被攙扶著、推著、據說還有被抬上去的。腿真的是不聽使喚,疼痛漫延,被迫前行。身邊好心攙扶的隊友換了一個又一個,還來不及認識,就換成下一個。有的幫你拿水、有的給你做爬山杖、有的攙扶、有的安慰。途中有人問,你覺得是上山幸福還是下山幸福?哎!上山有上山的苦、下山有下山的痛。但要說幸福,那就是途中隊友的一路攙扶。這就讓我聯想起為什么一同經歷戰爭的人都有過命的交情,因為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伸手相助了,甚至救了你的命。就如同山中,你們無私的攙扶!帽沿的雨水混著汗水流淌,只為趕路,爭取團隊榮譽,竟辜負了煙雨寫意的大好堯山。

下午2點前,三支隊伍準時到達集合地點,我們都為自己隊伍取得的成績欣喜若狂,為自己的潛力不可思議。
拉練結束,平安抵達公司。接下來幾天里,通過走路姿態你可以輕易分辨出誰參加過拉練。瞬間改編了托爾斯泰的那句經典:不疼的腿是相似的,疼的腿卻各有各的疼法。隨著疼痛的逐漸消散,我發覺內心微妙的變化,下山時,我揚言再也不參加拉練,可能要失言了。